数据显示,木屑焚烧、采暖、燃煤排放和不利的气象条件是重污染主因,但是污染排放和一些企业没有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据专家初步估算,木屑焚烧对当地PM2.5的日均浓度影响贡献率在14%到55%之间。
在接受新闻采访时介绍,在东北三省本轮重污染过程中,吉林省的重度和重度以上污染频次较多,分别占污染天数的40%和28%;辽宁省污染程度较重,其中沈阳市11月8日的PM2.5大日均浓度达到了890微克/立方米。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1月1日到3日,黑龙江焚烧火点有很多,东三省共702处,黑龙江占79%。
据数据显示,黑龙江、辽宁、吉林36个地级以上城市中,除吉林省延吉市、辽宁省葫芦岛市外,其他34个城市均出现了重度及以上污染过程,当中,11月8日污染重,影响了近50万平方公里,占东北三省国土面积的63%。熟悉东北基层环保情况的一位一线环保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在东北,如果用行政手段禁烧,很难真正看顾到位,因为东三省耕地面积大且分散,人力监管难度太大,根本出路还是木屑综合利用。但作为粮食主产区,东北地区在保证粮食产量稳定,甚至增产的前提下,每年的木屑产生量巨大,其次由于冬季温度低,如沼气利用,或粉碎还田的传统低投入的方法在东北并不完全适用。
“这就需要更多的投入,但经济形势不好,地方财政跟不上,很多东西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前述工作人员称。
近两年整个东北的治污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他们做了一些工作,但这个工作的力度和持续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实际上,为应对雾霾,各类“战斗”陆续在东北地区打响,黑龙江省召开全省木屑禁烧暨大气污染防治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全力打好木屑禁烧攻坚战”。会议要求,在木屑禁烧方面黑龙江要严格落实责任包干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禁烧工作,强化禁烧问责和考核机制。11月30日前排序分别在全省前5位的市(地)政府(行署)、前10位的县(市)政府,要进行全省通报批评,问题严重的,要进行问责,另外各地要主动寻求适合本地的木屑综合利用方式。
吉林省紧急组织召开全省环保系统应对重污染天气工作动员大会,要求全省环保系统干部职工要把应对重污染天气作为现阶段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坚决打赢雾霾攻坚战”。
辽宁省的行动似乎更早一些,据报道,重污染过程中,辽宁全省环保系统进入“战时状态”,监测、执法人员全体上岗,实施全日制巡查、24小时监测预警。对木屑焚烧死看死守,防止反弹。